10月29日,我校“阳光晓清工作室”邀请潍坊市博物馆文创科主任陈建云来我校,为师生作了题为“行走的文物 文化的担当”文创分享会。
陈建云主任从国内知名案例引入,以当前备受青睐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博创意产品为例,讲解文物如何走出高墙深闺、飞入寻常百姓家。随后,陈主任讲述了“工匠精神 潍坊故事”,她提到文创的最高境界靠“匠心”打造,收藏人才是最大的财富,人才是文博事业最为关键的要素,也是文创研发前进的动力及成功的保障。在潍坊,也有如仿古铜器专家李瑜、锔艺非遗传承人祝小朋、传拓技艺非遗传承人张志亮等诸多能工巧匠,创作出了“难得糊涂”“吃亏是福”板桥系列、红丝石系列等富有潍坊特色的文创产品。近年来,潍坊文创研发也在与时俱进中收获了累累硕果,曾多次获奖。
分享会展示的视频和图片中的文物是每个时代文化的表象象征,都在诉说一段历史,每一件文创作品都是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天赋和文化积淀,对文化用品进行的创造与提升。在场的药学院研究生王飞同学感叹:“这几年《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上新了 故宫》等节目让年轻人感受到了‘一眼千年’中日日流淌、从未褪色的文化自信。这些雅俗共赏的文创产品,续接历史,让古代与现代生动对话,把历史辉煌与当代文明融合,让文物从冰冷的橱窗里‘走’出来,让人们感知其澎湃生命力。”
此次活动作为我校“阳光晓清工作室”公益系列活动之一,是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实施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近师生的具体举措之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