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胶东党性教育基地现场教学

524日至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宣传部一行25人赴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是按照山东省委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增强两学一做”感染力和针对性的要求打造的,立足于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在乳山市胶东育儿所,300多位乳娘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1223名革命战士的后代。一场场生离死别的场景再现,一个个革命战士的后代长大后寻找乳娘报恩的故事触动了女教师的泪点,男教师们也悄悄擦拭着湿润的眼角。大家在返回的路途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郎宁博士感叹说:“我们深切体会到乳山母爱的红色精髓和人民忠心向党、大爱无疆的红色革命精神。乳山红嫂对革命后代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感情体现了党和群众的鱼水之情,水乳交融的军民情谊也在中华儿女一代一代的接续中更加绵长而久远。”

胶东党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理琪,轮番突围救群众、舍生取义建奇功的马石山十勇士,把一生都交给党安排的沈秀芹……一个个胶东儿女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故事深深激荡着大家的心。尤其力学大师郭永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身体保护国家机密资料的壮举更是深深震撼了老师们的心灵,宋茂银老师提笔写下了诗句“天马英魂今犹在,甲午风云入梦来;水乳交融谱大爱,以身许国寄永怀”,表达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在甲午战争陈列馆,悲壮的中国历史触发了大家的悲愤和警醒,再次激起大家的深层次思考,宗先顺副教授感慨道,“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我们坚信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四个自信,历史的悲剧绝不会重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一定会指日可待!”

在别开生面、震撼心灵的思政课现场实践教学活动中,老师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沿着甲午战争陈列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胶东育儿所、红色胶东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一路走来,伴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讲解,中华民族“梦醒、梦碎、筑梦、圆梦”的历史浮现在眼前。青年教师刘翠说:“作为一名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习胶东人民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历史融入教学,教导学生勿忘历史,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笃武总结了这次思政课现场实践教学活动的意义:“这是我们难得的一次思政课现场体验教学,中华民族为了摆脱屈辱苦难的命运,舍身取义,顽强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场体验教学给与我们思政课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以很大的启发和借鉴。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需要精心的设计,精心的组织,每句话每个细节,都要仔细推敲精心打磨,逻辑清晰,过度自然,然后概括提升,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次实践研修,我们要把胶东红色故事讲给学生听,把胶东人民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永不变色,永不变异,使之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报效国家的动力源泉!”